
微生物實驗室是指進行微生物研究的地方。主要用于微生物學、生物醫學、生物化學、動物實驗、基因重組和生物制品。因此,必須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玻璃器皿、藥劑和安全管理體系,以確保員工的勞動安全和生物安全。
一、玻璃器皿領用管理制度
1、根據試驗項目要求,申報玻璃儀器采購計劃,詳細說明規格、產地、數量和要求,硬質中性玻璃儀器應通過計量檢定。
2.器具使用后應隨時清洗。被污染后,器具應嚴格高壓滅菌,不得丟棄。
3、玻璃器皿使用前應清除污垢,并用清潔液或2%稀鹽酸溶液浸泡24 h,用清水沖洗。
4、大型船舶要建立臺帳,每年檢查一次,一般低值易耗品船舶隨時損壞要填寫損失登記表。
二、藥品使用管理制度
1.根據本室的檢測任務,制定各種藥品的采購計劃,記下名稱、單位、數量、純度、包裝規格、交貨日期等。,取款后建立賬戶,指定專人管理,每半年制作一次消費表,并清點剩余藥品。
2、稱量藥物試劑應按照操作規范進行,必要時用封底、封條或黑紙包裝,不要使用過期或變質的藥物。
3、藥品領用時,需填寫申請表,由用戶和室負責人簽字,任何人未經許可無權出借或進給藥品,本單位、室或外單位相互借用需由部門負責人簽字。
4、藥品試劑陳列整齊,放置有序、避光、防潮、通風干燥,瓶簽完整,劇**品加鎖存放、易燃、揮發、腐蝕品種單獨貯存。
三、儀器使用管理制度
1.食品微生物實驗室應具備以下儀器:培養箱、壓力鍋、普通冰箱、低溫冰箱、厭氧培養設備、顯微鏡、離心機、超凈臺、振蕩器、普通天平、千分之一天平、烘箱、冷凍干燥設備、均質機、恒溫水浴箱、菌落計數器、生化培養箱、電位酸度計和高速離心機。
2.各種儀器(冰箱和溫箱除外)使用后應立即切斷,旋鈕應恢復到原來的位置。只有經過仔細檢查,他們才能離開。
3.未經設備管理人員同意,不得借用所有儀器設備。使用后,應按登記簿的內容進行登記。
4、儀器設備應保持清潔,一般應有儀器蓋。
5、使用儀器時,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,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儀器設備損壞管理不善的,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。
6.實驗室使用的儀器和容器應符合標準要求,以確保準確性和可靠性。所有測量儀器在使用前應經過測量部門的驗證和合格。
7.實驗室儀器應放置合理。貴重儀器應由專人保管,建立儀器檔案,并編制操作方法、維護、修理、說明和使用登記簿。應進行定期維護、保養和檢查。精密儀器不得隨意移動。如果損壞需要修理,未經允許不得拆除。應編寫報告并通知管理人員。經理應同意填寫維修申請并將其發送至儀器維護部門。
三、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
1.實驗室應制定設備管理和使用制度、藥品管理和使用制度、玻璃器皿管理和使用制度,并根據安全制度和環境條件的要求,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控制并認真執行。
2、進入實驗室必須穿工作服,穿著無菌衣、帽、鞋進入無菌室,戴口罩,非實驗室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,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。
3.實驗室的物品應擺放整齊。試劑應定期檢查,并有清晰的標簽。儀器應定期檢查、維護和檢修。嚴禁在冰箱中儲存和加工私人食品。
4、各種設備應建立請領消耗記錄,貴重儀器有使用記錄,損壞或丟失應填寫報告;未經批準,不得出借、轉讓藥品、設備和菌種,也不得私自帶出。
5、嚴禁用嘴直接吸收藥物和菌液,按無菌操作,如菌液、病原體溢出容器外,應立即使用有效消毒劑進行徹底消毒,安全處理后方可離開現場。
6.實驗室禁止吸煙、吃飯、接待訪客和制造噪音。實驗室里不允許有私人物品。離開實驗室前,應仔細檢查水和電。有毒、有害、易燃、污染和腐蝕性物品及廢棄物品應符合相關要求。
7.負責人應嚴格執行本制度,發現問題立即報告,并視情況追究病原體傳播等事故責任人的法律責任。
8.實驗室應該定期保持干凈整潔。清潔和分類應該每天在工作中進行。桌子和櫥柜等表面應該每天用消毒劑擦拭,以保持清潔和防止污染。
9、實驗室應井然有序,不得存放實驗室外及個人物品、儀器等,實驗室用品要擺放合理,并有固定位置。
10、隨時保持實驗室清潔,不得亂扔紙屑和其他雜物,試驗用過的廢棄物要倒在固定的箱子里,并及時處理。
11、實驗室應具備良好的照明條件和照明設備。
12.實驗室操作臺應保持水平,無泄漏,墻壁和地板應光滑且易于清潔。
13、實驗室的布局應合理,一般實驗室應有準備室和無菌室,無菌室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,如安裝空調設備和過濾設備,無菌室內空氣試驗應基本無菌。
14、嚴禁將實驗室用于會議室等娛樂活動和學習場所。
15、在高壓、干燥、消毒等工作中,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現場,仔細觀察溫度和時間,蒸餾出揮發性和易燃液體,不準直接加熱,應放在水浴鍋上,如試驗過程中產生有毒氣體,應在操作毒柜。
16.下班后,用清水和肥皂洗手。必要時,用新潔爾滅和過氧乙酸浸泡雙手。然后用水沖洗。工作服應經常清洗,保持干凈整潔,必要時高壓消毒。
17、實驗結束后,立即清理現場和實驗設備,對污染物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