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標準及要求
發布時間:2019-12-14 08:31:56瀏覽次數:3527

一、微生物實驗(experiment)室介紹標準
微生物(Micro-Organism)實驗(experiment)室由準備室、洗滌室、滅菌室、無菌室、恒溫培養室和普通實驗室六部分組成。較完善的微生物實驗室一般應具備無菌實驗室、凈化實驗室、實驗室等,凈化實驗室應采用封閉過濾除菌,通風方式、吊頂、隔墻、圍護全部采用彩鋼板,地面作環氧(Oxygen)樹脂自流平處理,并設置非凈化區、更衣區、凈化區。
二、微生物(Micro-Organism)
實驗室裝修特點
材質共同特點:地板和墻壁質地光滑堅硬,儀器(appliance)和設備陳設簡潔,便于打掃衛生。生物實驗P2室主要用于初級衛生服務、診斷和研究,其實驗對象的危害等級為Ⅱ級(中等個體危害,有限群體危害),具體定義為“能引起人類 或動物發病,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、群體、家畜或環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源體。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,具備有效治療和 預防措施,并且傳播風險有限”。
微生物實驗室根據工作領域(食品、藥品、醫療等)和性質(教學、生產(Produce)、研究(research)、監測(Food Monitor)等)的不同,實驗室組成和規模有很大區別。大學實驗室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高等學校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基地,在高校學科建設、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和培育國家級科研基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,與其他實驗室分開,門口設有門禁(Access Control),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,各室根據工作網站內容合理布局,即方便工作又互不影響。
三、微生物(Micro-Organism)實驗(experiment)室使用要求
凈化實驗(experiment)室應定期進行風速監測(Food Monitor)和及時更換過濾層罩,條件有限的實驗室可使用超凈工作臺;無菌(fungus)室應配紫外線消毒裝置,在使用前后都應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,并定期進行紫外線強度和空氣質量監測;
實驗室除了正常管理、維護之外,要注意空氣過濾的質量和工作人員的隔離防護。
1、準備室---配置(deploy)培養基、樣品處理。
(設置:試劑柜、器皿柜、
實驗臺、電爐、冰箱等)
2、洗滌室:有條件的可以單獨設置。清洗器皿。
3、滅菌室:(消毒室)在此進行培養基的滅菌和各種器皿器具的滅菌。大學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試驗基地是依托高校,科研院所及企業等機構,根據不同的科研任務和要求,配置相應的試驗裝備和設施,供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,為社會提供科研成果和標準檢測試驗的重要場所和平臺,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(設置滅菌鍋、烘箱等)
4、無菌(意思:沒有活菌)室:(接種室)系統接種、純化菌種等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(experiment)室。(超凈工作臺、不銹鋼臺、滅菌燈)
5、恒溫培養室:小規模的培養克用恒溫培養箱替代恒溫恒濕機組來滿足溫度(temperature)的需求。(設置:培養箱、培養架)
6、理化室:微生物觀察、理化測定(設置:工作臺、資料柜、試劑柜)